雖然市場早已預期這批零售人債的息率會首次低於兩厘,但未必會估到是如此低。當然,一點六厘的息率已算照顧散戶,因為面向機構投資者的三批國債,發行息率更低,三年期的只有一厘、五年期的只有一點八厘、十年期的亦不過是二點四八厘,但依然錄得大倍數超額認購。
如果對照內地交易所買賣國債的收益率曲線,這批在港發行的人民幣國債息率,較內地同年期國債少介乎一厘半至超過兩厘;就算與收益率相對較低的銀行間買賣國債比較,息率亦普遍相差一厘有多。由於國債屬於最頂級債券,是金融或商業機構發債時釐定債息的重要參考,今次等於一錘定音,將來其他在港發行的人債,息率也不會高到哪裏,投資者要有心理準備,「高息」一去不復返。
中國銀行今年九月在港發行的一批兩年期零售人債,息率為二點六五厘,相距只是短短三個月,國債息率一下子降低一厘有多,毫無疑問是因為求過於供,市場上充斥着大量沒有出路的人民幣,只好爭崩頭買債。值得注意的是,相對於美國國債或本港外匯基金債券的借錢收益率,這批人民幣國債的利息相差不太遠,本港的人民幣債市就算未至於像美元或港元債市一樣資金氾濫,亦反映積存在港的人民幣,肯定比商業上的實際需要多很多,不排除財政部是刻意壓一壓這個增長勢頭。
自從今年七月擴大人民幣清算範圍後,本港銀行及金融機構推出很多投資產品,千方百計以高回報吸收人民幣資金,相信當中有不少要由發行人倒貼,等待稍後有更多投資渠道時,便可拉上補下。可是新一批人債如此低息,意味着日後發行的人債回報亦十分有限。散戶在內地銀行做兩年定期存款,利率已有三點二五厘,毋須把資金投入「低息」的債券,本港人民幣產品的熱潮難免要降溫。
由於通脹惡化,內地已進入加息周期,市場利率全面抽升,本港人債卻反其道而行,息率創新低,來港借錢的確「抵到爛」。不過,在港發人債也好,把資金回流內地也好,均要事先審批,並非單看市場供求,未來有多少金融或商業機構獲准發人債,以及何時擴大人民幣回流機制,從中可以觀察到中央對離岸中心發展速度的底線,不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