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是借錢給美國

中國經濟沒有受金融危機影響,仍然急速發展,但外界對中國經濟的誤解也愈來愈多。一方面是中國政府的數據並不可靠,另一方面是美國及其他國家,誤讀中國經濟情况。

迷思一:中國是領導世界經濟增長的火車頭

事實:中國搶去其他國家的經濟增長

一般人以為,全球經濟增長,等於所有國家的經濟增長總和,但經濟增長不是這樣計算。

若果某個國家支配了貿易,從貿易中賺取大量盈餘,這個國家的經濟會增長,但其他貿易國的經濟相應萎縮。這正是中國跟世界其他國家的關係,中國的增長沒有為全球經濟增值,只是靠榨取其他國家的經濟發展。

中國其實可以刺激內需,從而刺激全球對商品的需求。只有這樣,中國才可以成為帶動全球經濟的火車頭。

迷思二:中國將於十年內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

事實:中國很可能永遠不會超越美國

把中國過去30年的增長,與美國近3年的增長比較,固然會得出這結論,但中國未來30年的經濟,肯定與過去的30年不同。中國人口將會老化,到2035年,中國將有2.5億65歲以上的人士,正如美國和日本一樣,不易推動增長。

迷思三:中國今年將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系

事實:中國應該於數年前已超越日本

中國的經濟數字未必真實。但04年中國的一次全國調查,發現中國經濟規模較官方數字大一成七,93年也有類似的發現,因為中國低估了服務業的規模。中國很可能於07年以前已超越日本。若以購買力計算,中國早已在上世紀90年代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系了。

迷思四:中國為美國融資

事實:即使以前是,現在不是了

中國購入的美債已少於1000億美元,但美國的欠債高達1.4萬億。中國政府的選擇有限,只有穩健的美債才可以吸收中國龐大的盈餘,中國不是借錢給美國,這是中國唯一可以選擇的投資。

迷思五:中美互相依賴,中美集團將形成

事實:中國要靠美國,遠多於美國要靠中國

美國的需求,只佔中國國內生產總值7.4%,而且比例不斷下滑。中國需要靠美國主導的國際經濟體系,自97年起,中國的生產遠超國內所需,若沒有市場吸納,中國過度出口將引起通縮,最終影響中國經濟。若沒有美元作為世界儲備貨幣、美債這種安全的投資,中國的匯率和收支平衡機制也無法運作。

但對於美國,不買中國貨,還有越南貨。沒有中國貨,美國的代價只是市民要付多一點錢而已,沒有什麼大不了。美國也不需要中國的借錢融資,中國錢源源不絕,只會縱容美國的壞政策,中國也不能影響美債的利率。

迷思六:中國控制匯率是影響全球經濟的一個重要因素

事實:控制匯率只是大問題的一個病徵

匯率只是其中一個因素,由05年至08年,人民幣兌美元升值兩成,但中國對美的的貿易盈餘升五成。因為除了匯率外,還有其他因素影響。美國聯儲局的低利率及龐大赤字政策,較人民幣匯率被壓低,更影響美國的經濟。

中國對國企的補貼,對經濟干預,是令外國入口無法與中國產品競爭的主要原因,人民幣匯價只是其次。

迷思七:中國的經濟改革因金融危機暫緩

事實:中國的經濟改革於05年後便結束了

自亞洲金融危機後,中國已加強干預經濟,重要產業一定要由國企營運,國家透過財政體系控制經濟,控制利率、匯率和物價。結果商業競爭變成國企間的政治鬥爭,外資投資也受反壟斷法的限制。

迷思八:中國的內需將會愈來愈大

事實:投資仍是推動中國經濟增長最大動力

中國的消費增長,遠遠不及投資的增長,但中國的需求也受到金融危機影響,因為出現供應過度的問題。

迷思九:中國排放的溫室氣體與美國差不多

事實:中國的排放比美國多四分之一

在06年,美國與中國的排放差不多。但過去18個月,中國刺激經濟著重重工業,例如產煤、鋼鐵、水泥和鋁業,溫室氣體肯定大幅增加。中國的數據往往低估了實情,氣體排放也是一樣。中國真正排放多少氣體,沒有人知道。

迷思十:中國有計劃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事實:氣體的排放肯定急速上升

隨著中國經濟繼續發展,排放氣體只會愈來愈多。以過去的經濟增長速度計算,預計到2019年,排放氣體可能較05年上升4倍。預料中國將會拒絕國際社會監察、及外國的標準,改為用自己的標準量度。

若不糾正迷思,誇大中國的國力,只會令美國落實錯誤及不一致的對華政策。認清事實,是面對挑戰的第一點。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