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十年前香港成立了首家,也是到目前為止,唯一一家消費者正面信貸資料庫。
該資料庫內已經載有近500萬個消費者的信貸紀錄。理論上,我們每個人的信貸紀錄,最大用途就是當我們有借貸需要時,金融機構可以作為參考,以決定是否借錢;又或者如果借,息率可以是多少等等。但其實,社會進步,信貸報告已經不止用來「借錢」。
索信貸報告 不止金融機構
上次跟我WhatsApp關於正面信貸資料庫問題的姊妹Nancy,前兩日跟我茶敘,再談到正面信貸資料庫的話題。原來她最近向銀行求職時,銀行果然要求她提供自己的信貸報告。
「想不到現在求職都要出示信貸報告?」Nancy有感而發。
「對呀,這已經不是新鮮事物了,幾年前已有銀行招聘人手時,要求求職者提供個人信貸報告!我相信,這是不可逆轉的趨勢,而且,日後可能發展到其他行業也需要求職者提供信貸報告呢!」
「嗯,是嗎?理論上,應該只有金融機構才有這個需要吧!」Nancy有點不明所以。
「那又未必!」
「妳的意思是?」
「我相信,所有有機會接觸大量金錢,以至有價值東西的職位,日後都有可能要求求職者出示自己的信貸報告!」
「為甚麼呢?」
財政背景影響受聘機會
「我舉個例,例如某位富翁想請一位司機,負責接送他的家人。妳可以想像,萬一這個司機的信貸紀錄欠佳,俗語所謂,欠落人周身債。妳作為他的僱主,妳會不會擔心他因為一時貪念,而做出一些不法行為呢?」
「哦,我明白妳的意思了!也有道理,咦,看來,我們請外傭時,除了要她檢查身體是否健康外,也可能要她們檢查一下財政是否健康呢!」
「對呀!有這個可能,尤其是那些已經在港工作的外傭。我相信,未來真的有機會這樣做呢!嗯,還有呀,日後可能業主將物業出租時,也會要求租客提供信貸報告呢!」
「嗯,現在很多業主為了知道租客的背景,一般都會要求他出示名片,因為至少可以知道他們的職業。如果是有穩定收入的,變租霸的機會都低一些呢!」
「正是這個原因呢!所以我說,今時今日,個人的信貸報告就等於自己履歷的一部分,甚至是頗為重要的一部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