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2008年年底起,內地寬鬆的貨幣政策促使各地方政府積極投資基礎建設和房地產等項目。據《彭博》報道,花旗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沈明高與美國西北大學教授史宗瀚日前一致認為,08年刺激措施的後遺症正在顯現:中國政府如今可能需要出手,救助那些曾向地方政府項目發放貸款的銀行。
沈明高預計,最糟糕的情况是,最晚不遲於2011年,地方政府借錢投資工具的不良貸款將攀升至2.4萬億元。
人行副行長蘇寧日前表示,擔憂經地方政府擔保而投入到基建項目的貸款可能沒有回報,該類貸款將成為一大風險。《彭博》引述史宗瀚稱,「中國政府極有可能將策劃大規模拯救金融業的行動」。
銀監會上海 監管局局長閻慶民在兩會期間曾明確指出,中國正計劃取消地方政府對部分貸款所提供的擔保。沈明高表示,「通貨膨脹或資產泡沫可能迫使政府提前撤回對地方政府的支持。」
沈明高說,對於那些只是基於當地政府擔保而不是項目質素而發放貸款的商業銀行,最壞的情况是,這些銀行明年可能將面對20%的貸款壞帳率。史宗瀚則更悲觀,他接受《彭博》訪問時指出,若中央政府現在就停止借錢,救助成本可能將達3萬億元。
不過,全國人大代表、人大財經委副主任賀鏗日前表示,去年一籃子經濟刺激方案雖然成功「保八」,但也造成了經濟失衡加大,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也未形成,所以存在著二次探底的可能。在此情况下,中國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今年不會輕易退出。賀鏗特別提到,「去年開工項目很多,需要後續資金才能產生效益。如果政策出現變化,這些項目可能成為爛尾工程,導致經濟增速下降。」
賀鏗坦言,要做到不會二次借錢探底,關鍵在於經濟結構逐步調整是否能做到,關注農村人口和城市低收入人群的就業、醫療、教育問題,努力提高低收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