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借錢給發展商投地

日本經濟在1970及1980年代,每年以10%增長,房地產在此時飆升,銀行亦大量放貸給地產公司,形成地產泡沫。在1980年代末期,日本銀行在房地產的貸款達到銀行總貸款的25%,當地產泡沫在1990年代爆破時,地產壞帳拖垮了銀行,結果是多間商業銀行倒閉,1990年代14間商業銀行因為壞帳的問題重新整合變成今天的三大銀行。日本政府拚命印鈔票來挽救地產及經濟,應該用來刺激經濟的錢用來挽救樓市,結果是日本經濟20年來原地踏步,基本沒有增長過,失去了20年一代人的經濟增長,本來日本人均國民生產在1989年和美國相若,但到2009年已經跌至美國的三分之二。

美國近年的經濟衰退,基本是本世紀初低利率的房地產泡沫形成,低息環境及銀行盲目貸款,造成次按危機,次按將其樓市泡沫負面效應擴大幾倍,結果拖垮美國金融市場。前車可鑑,日本和美國的房地產泡沫,造成深遠的經濟衰退。

中央須及早出招收緊信貸

中國現時也出現房地產泡沫,2009年商業銀行新增貸款達9.7萬億元人民幣,新增房地產貸款是2008年的5倍,估計達到銀行總信貸的20%。中央各機構都出招為地產市降溫,例如徵收暴利稅,收回黃金地皮,或不以最高價賣地等。其實要打擊地產市道只要在信貸方面出手,不借錢給發展商投地,不批按揭借錢。2008年內地收緊信貸,令樓價下跌,現在樓價過高,中央也可以同樣的財政手段來調控過熱的樓市。亡羊補牢,未為晚也。中央若遲遲不出手,恐怕泡沫爆破時,將會很難收拾爛攤子,中國經濟可能陷入長時期嚴重衰退。

地方政府借錢壞帳將達2.4萬億

由2008年年底起,內地寬鬆的貨幣政策促使各地方政府積極投資基礎建設和房地產等項目。據《彭博》報道,花旗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沈明高與美國西北大學教授史宗瀚日前一致認為,08年刺激措施的後遺症正在顯現:中國政府如今可能需要出手,救助那些曾向地方政府項目發放貸款的銀行。

沈明高預計,最糟糕的情况是,最晚不遲於2011年,地方政府借錢投資工具的不良貸款將攀升至2.4萬億元。

人行副行長蘇寧日前表示,擔憂經地方政府擔保而投入到基建項目的貸款可能沒有回報,該類貸款將成為一大風險。《彭博》引述史宗瀚稱,「中國政府極有可能將策劃大規模拯救金融業的行動」。

銀監會上海    監管局局長閻慶民在兩會期間曾明確指出,中國正計劃取消地方政府對部分貸款所提供的擔保。沈明高表示,「通貨膨脹或資產泡沫可能迫使政府提前撤回對地方政府的支持。」

沈明高說,對於那些只是基於當地政府擔保而不是項目質素而發放貸款的商業銀行,最壞的情况是,這些銀行明年可能將面對20%的貸款壞帳率。史宗瀚則更悲觀,他接受《彭博》訪問時指出,若中央政府現在就停止借錢,救助成本可能將達3萬億元。

不過,全國人大代表、人大財經委副主任賀鏗日前表示,去年一籃子經濟刺激方案雖然成功「保八」,但也造成了經濟失衡加大,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也未形成,所以存在著二次探底的可能。在此情况下,中國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今年不會輕易退出。賀鏗特別提到,「去年開工項目很多,需要後續資金才能產生效益。如果政策出現變化,這些項目可能成為爛尾工程,導致經濟增速下降。」

賀鏗坦言,要做到不會二次借錢探底,關鍵在於經濟結構逐步調整是否能做到,關注農村人口和城市低收入人群的就業、醫療、教育問題,努力提高低收入水平。

二代健保不能靠借錢

健保費調漲的說法,已經沸沸揚揚了好一段時間,一直到最近都還沒有真正定案。由此可知,此一政策不僅關係到健保的生存發展,也關係到選票的計算得失。日前行政院長吳敦義在聽取衛生署有關健保調整方案時表示,「讓有錢人多繳一些健保費,比較符合社會公義」,我們認為這是一個正確的觀念。我們更要強調,沒有正義觀念,就不會有健全的健保。

當年政府為什麼要推動全民健保?就是因為全國有七百多萬人沒有醫療保險的保障,這些人大多是老人、小孩、婦女、以及弱勢者,這些人如果一生大病,不是拖垮一個家庭,就是無依等死,再來就是借錢冶療。因此,全民健保的背後就是社會正義的概念。

美國許多自由主義派學者都主張政府推動全民健保,因為美國也有許多弱勢民眾在面臨龐大的醫療經費時,幾乎是無能為力。歐巴馬總統想推動健保改革,也是基於社會正義的心理,但美國有強烈的保守觀念,對政府介入健保有強烈的敵意,因此歷任民主黨總統不是不敢輕舉妄動,就是鎩羽而歸。現在的歐巴馬也同樣陷入困境之中。相對的,美國北邊的加拿大以及歐洲許多國家,都有類似全民健保的制度。

不過,全民健保的實施不只要靠社會正義的觀念,全民健保的維持以及保費的調整,也是要靠社會正義的觀念。這個社會正義的觀念,很簡單,就像吳院長所說,能者要多付一些。不論是在歐洲或加拿大,像這樣的觀念非常普遍。曾靠導演「九一一」而成名的導演麥可摩爾在二00七製作了另一部紀錄片「Sicko」,片中除了強烈批判美國保險制度沒有人性外,也訪問了許多歐洲及加拿大人,讓我們見證了這些國家人民「能者多付」的正義觀念。

當今健保的問題,主要在兩方面,一是支出不斷增加,一是收入因薪水凍漲而無法增加,因此財務不斷惡化,目前的赤字已近千億元,長此以往,僅償還借款本金及利息,就足以讓中央健保局破產倒閉。。支出不斷增加,除了成本的原因之外,也包括了各種報端上常見的弊端。除了儘量解決這些弊端之外,增加收入是不得不的選擇。

增加收入,不能靠政府稅收,也不能靠借錢,還是應由保費來調整。不論二代健保是否成功,但在二代健保之前,我們支持政府基於社會正義的原則,調漲費率。首先,調漲費率,如吳院長所言,是以較高所得者為調漲對象,才不致於影響到所得較低者。其次,政府也應設法改善一些不合理的現象,例如目前沒有工作或失業者與高收入的自由業者(名模、影歌星等)同樣都繳659元的保費。又如健保局開放企業內部調動、隨行團聚與投資管理身分來台人士,都以第6類第2目加保,政府還支付40%的保費,未來兩岸來往人數增加之後,這些中國受雇者及其隨行團聚人士不應再以「無工作者」身分投保。

一個富有社會正義的社會才是進步的社會,而全民健保是社會正義的一個重要指標。為了全民健保的永續經營,也為了社會的正義與和諧,我們要特別呼籲社會中的高所得者支持政府的政策。

中國不是借錢給美國

中國經濟沒有受金融危機影響,仍然急速發展,但外界對中國經濟的誤解也愈來愈多。一方面是中國政府的數據並不可靠,另一方面是美國及其他國家,誤讀中國經濟情况。

迷思一:中國是領導世界經濟增長的火車頭

事實:中國搶去其他國家的經濟增長

一般人以為,全球經濟增長,等於所有國家的經濟增長總和,但經濟增長不是這樣計算。

若果某個國家支配了貿易,從貿易中賺取大量盈餘,這個國家的經濟會增長,但其他貿易國的經濟相應萎縮。這正是中國跟世界其他國家的關係,中國的增長沒有為全球經濟增值,只是靠榨取其他國家的經濟發展。

中國其實可以刺激內需,從而刺激全球對商品的需求。只有這樣,中國才可以成為帶動全球經濟的火車頭。

迷思二:中國將於十年內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

事實:中國很可能永遠不會超越美國

把中國過去30年的增長,與美國近3年的增長比較,固然會得出這結論,但中國未來30年的經濟,肯定與過去的30年不同。中國人口將會老化,到2035年,中國將有2.5億65歲以上的人士,正如美國和日本一樣,不易推動增長。

迷思三:中國今年將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系

事實:中國應該於數年前已超越日本

中國的經濟數字未必真實。但04年中國的一次全國調查,發現中國經濟規模較官方數字大一成七,93年也有類似的發現,因為中國低估了服務業的規模。中國很可能於07年以前已超越日本。若以購買力計算,中國早已在上世紀90年代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系了。

迷思四:中國為美國融資

事實:即使以前是,現在不是了

中國購入的美債已少於1000億美元,但美國的欠債高達1.4萬億。中國政府的選擇有限,只有穩健的美債才可以吸收中國龐大的盈餘,中國不是借錢給美國,這是中國唯一可以選擇的投資。

迷思五:中美互相依賴,中美集團將形成

事實:中國要靠美國,遠多於美國要靠中國

美國的需求,只佔中國國內生產總值7.4%,而且比例不斷下滑。中國需要靠美國主導的國際經濟體系,自97年起,中國的生產遠超國內所需,若沒有市場吸納,中國過度出口將引起通縮,最終影響中國經濟。若沒有美元作為世界儲備貨幣、美債這種安全的投資,中國的匯率和收支平衡機制也無法運作。

但對於美國,不買中國貨,還有越南貨。沒有中國貨,美國的代價只是市民要付多一點錢而已,沒有什麼大不了。美國也不需要中國的借錢融資,中國錢源源不絕,只會縱容美國的壞政策,中國也不能影響美債的利率。

迷思六:中國控制匯率是影響全球經濟的一個重要因素

事實:控制匯率只是大問題的一個病徵

匯率只是其中一個因素,由05年至08年,人民幣兌美元升值兩成,但中國對美的的貿易盈餘升五成。因為除了匯率外,還有其他因素影響。美國聯儲局的低利率及龐大赤字政策,較人民幣匯率被壓低,更影響美國的經濟。

中國對國企的補貼,對經濟干預,是令外國入口無法與中國產品競爭的主要原因,人民幣匯價只是其次。

迷思七:中國的經濟改革因金融危機暫緩

事實:中國的經濟改革於05年後便結束了

自亞洲金融危機後,中國已加強干預經濟,重要產業一定要由國企營運,國家透過財政體系控制經濟,控制利率、匯率和物價。結果商業競爭變成國企間的政治鬥爭,外資投資也受反壟斷法的限制。

迷思八:中國的內需將會愈來愈大

事實:投資仍是推動中國經濟增長最大動力

中國的消費增長,遠遠不及投資的增長,但中國的需求也受到金融危機影響,因為出現供應過度的問題。

迷思九:中國排放的溫室氣體與美國差不多

事實:中國的排放比美國多四分之一

在06年,美國與中國的排放差不多。但過去18個月,中國刺激經濟著重重工業,例如產煤、鋼鐵、水泥和鋁業,溫室氣體肯定大幅增加。中國的數據往往低估了實情,氣體排放也是一樣。中國真正排放多少氣體,沒有人知道。

迷思十:中國有計劃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事實:氣體的排放肯定急速上升

隨著中國經濟繼續發展,排放氣體只會愈來愈多。以過去的經濟增長速度計算,預計到2019年,排放氣體可能較05年上升4倍。預料中國將會拒絕國際社會監察、及外國的標準,改為用自己的標準量度。

若不糾正迷思,誇大中國的國力,只會令美國落實錯誤及不一致的對華政策。認清事實,是面對挑戰的第一點。

朋友借錢不還的理由

農曆年底,少不免略作結算,總是有人歡喜有人愁。

主要是錢財方面,賺到的當然歡喜,但是蝕錢、欠債、入不敷支的人更多。

若問理財,不論男女老幼,人人俱自以為是股神、樓神、賭神、波神(「賭波之神」),斷無蝕錢之道理。 於是又是其他人的錯:朋友借錢不還;拍檔夾份做生意失敗;其他部門蝕錢,當然自己負責的必然沒問題等等。

怪來怪去,怪時怪運,怪國家怪特區政府,怪老婆(老公)怪仔女,偏偏就是怪不到自己的身上。

實在想不出其他原因,最常見的一句:「錢就是這麼不明不白的花去了。」

每年如是,痛心疾首,逢年底必發毒誓斬手指咬牙切齒,立志新年後一定要重新開始,做個精明理財人,不亂借錢給人。

可惜明年如是、後年如是,五年、十年後過去,財政亦沒有多大好轉。而不知不覺間,時光飛逝,一生就在自我責備,卻沒法改善之中度過。

其實說到底,你我俱知道,錢財怎會「不明不白」的散掉?任何花錢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自己容許這件事發生。你不花,誰敢拿你的錢去使?

即使有人動你的錢,也是你給予機會。過程之中,或許是你疏忽、縱容、誤解、過分樂觀,甚至是慘受欺騙,但說來說去,始終是自己的責任。假如自己不承認責任,就永遠找不出財散的原因,於是錯誤不斷重複,一次又一次,一年又一年,財富就在你的手指間溜走。

但是誰肯真正面對?世上最艱難的事情之一,是承認自己錯誤。因為隨之而來的責任、壓力、羞恥、內疚等種種情緒,統統令自己不好受。

既然不好受,自然不想面對,於是基本問題沒解決,我們仍是年年喊窮、年年奇怪錢財「不明不白」地散去。

這關乎心態的調整,一旦弄清楚,問題自然解決,我們經常沒錢,並非是錢不夠,而是花費過多,用在其他方面:像發泄情緒、貪圖享受、顯示體面等等,全部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只是借錢花費時不以為意。

人生在世,錢財很重要,等於是我們生命的資源,若不妥善管理,隨便借錢給別人,到頭來,吃苦的始終是自己。